时间:2013-07-01 08:14来源:山西日报作者:冷雪
【重型车网 转载】我省新一轮“无缝隙、拉网式”治超总行动自2007年12月19日启动以来,5年来,历经攻坚克难、僵持反复、突破瓶颈三个阶段,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。2012年,我省共检测货运车辆6018万辆次,超限超载率始终控制在0.2%以下,卸载货物3756吨,处罚257.89万元,计分2964人次共9106分,清理取缔非法(储)售煤场26处,拆解拼装车辆5辆,我省超限超载治理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。
但是纵观全省治超情况,问题依然存在,形势不容乐观。记者调查发现:在个别市县,当地政府联合治超松散乏力,对治超重视程度减弱,工作时冷时热、时紧时松;有的市县只重视运煤车辆治理,忽视沙石料、建材等车辆的监管;有些地方治超工作重视国省干线和白天治理,忽略县乡公路和夜间管控;个别地方还出现了特权车辆的举报;个别市县责任追究不到位,处罚不到位,并且随意降低处罚标准;有的市县则没有处理好重点工程建设与治理超限超载的关系。这些问题说明超限超载在局部地区有反弹苗头,甚至有扩大的趋势。
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个别领导对治超工作有所懈怠,部分市县治超部门工作职责落实不力。治超工作机构的人员没有配齐,治超经费减少,没有严格实行责任倒查,对群众举报的案件不过问、不追责,联合治超效能下降。二是短途非法超限超载没有得到彻底根治。去年声势浩大的百日治超行动效果不错、成绩很大,但是治超尤其是短途治超难度仍然较大,个别市县短途运输超载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。三是部分货运源头企业未能履职。部分企业态度消极,敷衍应付,甚至采取造假、锁门等方式抗拒检查。个别地方非法(储)售煤场、非法货源点死灰复燃。四是一些地方出现执法人员违规违纪问题。一些工作人员以检查危货车辆、车辆苫布不严为名收 “黑钱”,有的不按规定标准处罚,或是对超载车辆随意放行。
因此,下一阶段,我省治超工作的重点除了继续坚持“政府主抓、部门联动、属地管理”的治超格局,紧抓源头治理和路面管控两个重点,继续巩固和发展治超成果之外,应该进一步落实治理职责、强化源头监管、消除治理盲区、整治驾驶员违法行为、加强案件查处等几方面的工作。